男女平等是中国的基本国策,男女两性和谐、自由而全面地发展,不仅对推动我国妇女事业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,而且对全世界妇女的解放意义重大。
《妇女社会工作》这门课将男女两性均视为社会发展的载体与社会变革的动力,承认女性的多样性与独立个体身份,协助女性重新界定妇女问题,提升性别意识,促进自省、自信和自我认同,从而,倡导和建立全社会的性别公平和公正的意识与制度,尊重女性的力量,关注解决女性的实际困难和需要。男尊女卑等性别的不平等是性别差异使然吗?“男主外、女主内”、针对性别出现的歧视等是自然出现的吗?这些看似是“常识”的观点,可能恰恰是禁锢女性发展的魔咒。因此,课程超越性别本质主义和性别建构主义的二元论,综合女性学、社会学、社会工作、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,从性别、性别关系和性别制度的不同层面、不同角度,研究两性尤其是女性在社会运行和发展中所涉及的一系列问题,如妇女社会地位与权利的保护,与妇女有关的教育、就业、择偶、婚姻、生育、参政、健康等问题,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,提出了妇女社会工作的思路与方法。只有突破框架,才可能拓宽生活的领域,才能更为自由地拥有人生,感受人生,享受人生。